欢迎访问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
高层次之人的修养:看谁都顺眼,和谁都不争

时间:2023-03-10 17:25:18 来源:艺境 作者: 点击数:132462

古代人都有很严格的等级划分,无论是西方还是古中华,都有一种阶级制度。

比如西方的神权至上,中国古代的君主专政,奴隶和农民都是被压迫的对象,这种不平等的制度必将被推翻,人人平等的时代必将到来。

当今社会已经没有了阶级制度,没有谁低人一等,也没有谁就能压人一头。

人人平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人仗着自己有钱有权就肆意妄为,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样的思想最终指向的是毁灭。

尽管人格上人人平等,可从现实的思想上来说人确实有高低之分。

好比于从物质上来说每个人的财富都有多有少一样,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也许难以做一个大富大贵之人,却可以做一个思想上高层次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高度是不一样的,好比于各人有各人的觉悟一样,这体现于一个人的修养如何。

在待人接物方面会给人舒适而受尊重的感觉,这就是高层次之人的修养:看谁都顺眼,和谁都不争。

高层次的人都有一个共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他们对于自己是严格的,不会容许自己拖沓懒惰,对于自己的失败会全方位地总结复盘,对于自己的成功也不会沾沾自喜。

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很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在思想上他们是通透的,对内严格而对外则包容。

对外包容很可能意味着对自己就有损失,这就是一种宽容、看得开的思想。

比如别人不小心犯错让其蒙受损失,他们会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哪怕是让自己平白无故受损,这就是一种思想高度。

对自己很严格的他们,对于别人的要求是不高的。

比如要求自己衣着整洁不着一丝灰尘,而也能与不注重仪容仪表的人打成一片。

又比如要求自己做事认真严谨,而对于别人的粗心大意表示理解和原谅。

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因为这牵扯着多方位的个人利益,很多人都难以接受。

尊重他人,这本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的自我修养,在高层次的人眼中,他们的尊重不是那一句句的“谢谢”、“打扰了”,而是更高层次的尊重。

从一些自杀事件的评论中就能看出,一些人觉得自杀者枉顾父母养育之恩,没有责任心可言,而另一些人则从自杀者的角度给予充分理解。

从这两种态度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高度,诚然,自杀者确实枉顾父母恩,可事已至此,再去对之指责只会火上浇油,我们应当以一个尊重的态度去营救、挽回这场悲剧,一个放弃生命的人,其必然承受了无数种绝望。

很多人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人的一种本性,自私的本性,做事先考虑自己其实无可厚非,但在第二反应中就必须全方位考虑。

这映射在生活的种种细节中,比如只有五份饭,而却有六个人,人人都不想自己挨饿,有的人拿着饭就走,有的人则表面上谦让,却都没想着将五份饭变成六份。

人有七情六欲,情绪就像是一种着色剂,情绪化的人才能有色彩,而非一成不变像个机器一样。

面对国仇家恨,面对偷抢拐骗,谁人不义愤填膺?

面对国家振兴、民族崛起,谁人不热血沸腾?

可情绪脱离了控制范围,就成了一种潜在的危害,高层次的人,永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有的人一吵起架来就歇斯底里,像是炸了毛的公鸡一样,听不进别人的劝阻更难以实现自我控制,无论如何也要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

这种人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的能力是很差的,更偏向于随性。

一个人一旦变得不理智,其为人处事一定会出大问题。

有修养的人会以理智的角度去看问题,不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考虑到各个方面,待人接物、处理事务不会留有尾巴。

高层次的人不是不会情绪化,而是他们能在情绪的爆发中依然能保持理智的底线。

没有谁天生就高人一等,然而,你不能否认有人确实方方面面都比你优秀。

有句话叫: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在这种说法之下人与人之间着实没有可比性,可不要忘了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不必以最高要求来评定自己。

无论一个人是贫是富,提升思想高度是不需要本钱的,人的思想高度提升上去了,心态也自然会随之发生改变,身上的压力感也会有所降低。

思想的高度的提升能让人的生活轻快起来,人生的追求也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