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佚名《雪山运驴图》册页 绢本水墨
25.1×25.9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晚唐诗人、宰相郑綮有天被属下问道 :“相国近有新诗否?”
郑綮说 :“诗思在灞桥风雪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
诗人回答得很明白,诗思只有在驴背上才能产生,离开了驴背,哪还会有什么诗情啊?
郑綮口中的灞桥、风雪、驴子构成了意境宏大的明人吴俊臣和吴伟的《灞桥风雪图》、也写尽徐文长、唐寅的人生沉淀和仕途坎坷……
宋 吴俊臣《灞桥风雪图》 绢本设色
191×94.4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后世多重视研究灞桥景致与风雪的意境,常忽视驴子的存在。文人画多以驴子入镜,为什么不是马,亦或者是车?
其一 :贵贱。马贵而驴贱,马在古代可以归为奢侈品行列,除了用于战争的战马,能骑马的都是大户人家,贵胄子弟,文人大多买不起马。
其二 :自嘲。有理想有抱负,诗书满腹,情感丰沛的文人在古代很多难以施展才华。他们需要自嘲一番 :“蹇驴聊可当驽骀”“东家蹇驴许借我”“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蹇驴得志鸣春风”“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
其三:性情。文人有文人的清高,倔强,顽固,这一点与倔强的驴子神似。
明 吴伟《灞桥风雪图》 绢本水墨
138.1×106cm 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的驴子,承载着文人墨客对自然的敬畏,对旅途的牵绊和对无限乡愁与归途的想象,晃晃悠悠走过千载。
作为古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最大的群体构成,中国文人历经千年的撕扯和折磨,他们的精神图腾显得愚饨、执拗和滑稽,他们渴望融入他人的价值观,却又在一声响亮的嘶鸣中暴露了自己的羞怯而孱弱的面孔 , 最终不得不向世俗与权力妥协。
宋 吴俊臣《灞桥风雪图》(局部)
明 吴伟《灞桥风雪图》(局部)
明代,骑驴觅诗的形象不仅入诗,且入画,成为文人标榜性情、以示孤高的举止之一。
挣扎中的驴自有一种狂野之气,明代书画大家的徐渭就是这样一头奇傲纵诞,孤傲自赏的“驴”。他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凉,形影相吊,他将自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之感融注于笔端,创造了一幅又一幅惊世骇俗的水墨名画。从他大写意的《驴背吟诗图》就能看出他洒脱不羁和狷狂激愤的脾性。
明 徐渭《驴背吟诗》纸本 立轴 水墨
112.2×30cm 故宫博物院藏
《驴背吟诗图》继承了南宋画家梁楷的“减笔”画传统。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以书法笔意入画是《驴背吟诗图》的又一特色。图中人、驴、树、藤的画法隐有真、行、草、隶之笔意,令人感觉其间有一股勃勃不息的活力,这正是徐渭之画能脱俗免尘、卓尔不群之处。
比徐渭早 51 年出生的唐寅,比传说中“点秋香”的唐寅命运更“悲催”,20 余岁时,家中亲人尽数病故,自己刚开始懂得要上进,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又被一桩舞弊案牵连,从此与仕途绝缘。画画,是唐寅的爱好、特长,也是他求生的技能。54 岁时,唐寅穷困潦倒,与世长辞,死时,他将阳间等视于地狱,生无可恋。
明 唐寅《骑驴归思图》 绢本 立轴 设色
77.7×37.5cm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的《骑驴归思图》近处山崖险峻,左方栈道盘曲,其下急湍危桥,过此进入了另一山路,山转路回,树林苍郁,始见屋宇。一个骑驴的人归来。
明 唐寅《骑驴归思图》(局部)
画中自题七言绝句一首 :“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吴郡唐寅诗意图。”
这张画没有年款,从图上朱曜题“喜闻天子驾新归”诗和唐寅自题“乞求无得束书归”句推断,应是唐寅落第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 年)所作,时唐寅三十七岁。这首题诗写到了当年的天子对下面的文人很器重,他就去赶考去了,兴冲冲地到朝廷去,但是最后没有考中,只好骑着毛驴回来了。满面尘土,回来只能够对着山妻,“山妻”就是老婆了。
明 钱穀《雪山行旅图》轴 纸本 设色
288.2×56.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穀的《雪山行旅图》采用文徵明晚年发展出来的狭长构图,画积雪皑皑的山峰层叠盘旋而上,涧谷迂回幽深,骑驴客正要过溪,寒意中有宁静清朗气息。
朱耷 《枯木来禽图》
款识:八九子、驴。
印鉴:驴、八大山人、拾得。
朱耷《酒德颂》
朱耷印章《驴屋入屋》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87.12)
清代书画大家朱耷除了在画上使用“驴”字款之外还有“驴书”、“个山驴”、“驴屋”、“驴汉”、“技止此耳”等诸多相关题款或印章,而朱耷的耷字也有大耳朵驴的意思。朱耷自名为“驴”,乃取其桀骜不驯而自嘲之意。除了有禅宗思想“骑驴觅驴”喻其在现象之外找真实,应当还有恨自己当了和尚无力对抗清政府的自嘲和讽喻。驴与驴屋出自《礼记 . 郊特牲》所说的,应作国家覆亡讲,朱耷所以“驴屋人屋”当作驴也亡国,人也亡国讲,这是朱耷的悲郁所致。
朱耷曾仿黄庭坚书法写了一篇《酒德颂》,最后的落款就一个“驴”字。一个小小的“驴”字看到了八大山人的个性,他可谓是一头愤世嫉俗的艺术“倔驴”。
黄胄、吴作人、范曾、平山郁夫《明月随人归》 1984年
进入近代,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之一黄胄先生彻底把驴子从坐骑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他希望自己和八大山人一样,以驴为自身品质象征。他认为驴来自百姓家,不是王公贵胄,低调辛勤,倔强坚韧。
黄胄先生自谦说 :“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特别的笨拙,画得再好,也就是一点一滴,没什么可以夸耀的”。
他还曾说“驴虽不及牛马高贵,却能经风雨耐霜雪,忍辱负重地辛劳终生,憨绝痴绝”。
古人之行旅,本就有落拓穷途的感觉,与毛驴相配,自有一番深意。风雪途中,桥危溪恶,山高路险,绵绵的乡愁颠簸在毛驴背上,怎不让人油然而生羁旅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