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
美学研究
时间:2023-02-25 09:30:06 来源:亚太联合文化 作者: 点击数:212479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接下来,让我们认识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陆九渊。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齐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思路比较接近,虽然有些神秘,但简易直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发明本心”。本心到底是什么心?现代中国人很难明白,西方人更不明白。你如果把它翻译为“心灵”、“心脏”或者“本来的心”,都有些勉强,说得苛刻一点,那是你的悟性不够。我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为了说明他的这个“心”,我觉得最直接的办法是了解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一、少年早熟,十几岁变成哲学家
陆九渊生活在南宋,抚州金溪人,位于今天的江西抚州市金溪县。他的家庭教育很好。据说,陆九渊在三四岁的时候,就问他父亲:“天地有没有穷尽?”这样的好奇心,也许我们小时候也有,还算不得什么。但是,陆九渊的过人之处远不在此。
他在十来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哥哥陆九龄在窗下阅读理学大师程颐的《程氏易传》关于“艮卦”的一段解释,因为没有读懂,于是反复诵读同一句话: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易经》的卦爻辞都是象征,具体怎么解释得根据情况而定。艮卦象征山,表示静止不动。这段话的意思是,当人的背部静止,整个身体就不能动弹;走在庭院里,也不觉得有人存在。
正好陆九渊经过,他的哥哥就问:“你觉得程颐说得有道理吗?”陆九渊立刻回答:“他说得不够直截了当。”他哥哥很惊异:“你的意见呢?”陆九渊胸有成竹地回答:“艮其背,不获其身是无我;行其庭,不见其人是无物。”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他哥哥非常高兴。
陆九渊在少年时代还说过一句名言: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别小看这12个字,它预示着中国哲学一个新流派的开端。如果从字面上看,此句逻辑不通。心和宇宙怎么是同一个东西呢?但是,陆九渊是从“圣人”的道德责任来说的,圣人需要有兼济天下苍生的胸怀,对于圣人而言,宇宙间的事就是我的分内之事。所以,“吾心既是宇宙”说的是“宇宙的心”,天地万物因我的道德责任而有意义。这跟他后来提出的“心即理”是同一个意思。
二、大器晚成,34岁中进士名扬科场
陆九渊有六兄弟,他和他的哥哥陆九龄都考上了进士,可谓一门双进士,人称“江西二陆”。陆九渊尽管少年老成,但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他24岁的时候,经人劝说才第一次参加州县的科举考试,又过了十年,直到34岁,他才参加礼部的省考。当时的主考官是著名学者吕祖谦,早就听闻其名。吕祖谦竟然在数几千份考卷里面,发现了三篇最有分量的文章,看过试卷后,拍案叫绝。就跟同事说:“这个考生一定是江西的陆子静。”陆子静是陆九渊的字。后来拆封一看,果然是他。宋代的科举考试也跟现在一样,实行“糊名”制度,考官阅卷的时候是看不到考生的名字的,评分要等拆封以后才公开。
大家一定想知道,陆九渊到底写了什么精彩的文章。我给大家介绍一小段。当时的省考相当于教育部的考试,有三场。第一场是从《易经》中选题。陆九渊写道:
“狎海上之鸥,游吕梁之水,可以谓之无心,不可以谓之道心。以是而洗心退藏,吾见其过焉而溺矣。济溱洧(zhen wei)之车,移河内之粟,可以谓之仁术,不可以谓之仁道。以是而同乎民,交乎物,吾见其浅而胶矣。”
“洗心退藏”出自《易传》“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大意说圣人内心纯洁,即使在私底下也不受污染。不过,陆九渊为了说明圣人的博大,用了其他典故来对比。其中的“海上之鸥”,出于道家《列子》的一个寓言:
有个人特别喜欢海鸥。每天早上,他都会来到海边,与海鸥一起玩耍,海鸥们也喜欢与他亲近。他的父亲知道后,就跟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跟你亲近,你干脆抓一只来,我也跟它玩玩。”第二天早上,这个人又来到海边,只见一大群海鸥在空中盘旋,一只也不肯下来。
这个道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待人接物要真诚,你的心变坏了,动物也会有预感,它就不跟你玩了。虽然这个寓言的境界很高,但陆九渊并不推崇。整段话的大意是说:淳朴自然的“无心”,跟博施济众的“道心”,有天地之别;治理人民,应该以圣人仁爱之心为标准,而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玩弄政治伎俩。
陆九渊的答卷,主考官吕祖谦看得出来,应该不奇怪,因为他在文章中透露他的某些“心学”观点。其中的“道心”也就是陆九渊特别推崇的“本心”。当然,科举考试毕竟是命题作文,陆九渊不可能把他的全部观点表达出来。
三、象山讲学与荆门施政
陆九渊的从政时间比较短。他45岁的时候曾做过“国子正”,在南宋的国子监担任教授。接着做了“敕局删定官”,负责朝廷的诏令文告。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国家的大政方针,他因此给宋孝宗写了五篇奏章,宋孝宗很赞赏,准备让他到“将作监”任职,将作监相当于国家工程部,但有一个大臣反对。宋代的官场的任命有一套程序,有时候几个部门互相扯皮,还要开会表决。结果,他被安排到台州的崇道观做监管,做了一个闲职。
因为做一个闲职,陆九渊干脆回到老家建了一座象山书院。陆九渊虽然没做大官,但他在中央待过,政治影响力摆在那里。加上他的道德文章名扬天下,向他请教的学生特别多,象山书院也因此成为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1、管理从心开始
陆九渊教人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一般的书院会立一套“学规”,就像今天学校里面有“校规”,而象山书院没有。那他怎么管理呢?很简单,就是让那些学生自我反省,管住自己的“心”,这叫“管理从心开始”。
有一个学生用餐的时候不小心翘了二郎腿,陆九渊看在眼里。等他吃完饭,陆先生不经意地问:“你刚才犯了过错,知道是什么过错吗?”那位学生迟疑了一下,回答说:“已经觉察到了。”陆先生继续问:“有何过错呀?”学生回答:“用餐的时候翘了二郎腿,但很快就改正过来,即使这样,也是一种自我放任啊。”
这种管理办法实际上比外在的制度约束更有效,但对于管理者本人的能力素养和人格魅力要求更高。据说当时的象山书院风气很正,学生非常讲规矩。这就是心学的力量。
2、杨简断案悟本心
陆九渊思想的核心就是“发明本心”。认为本心人人皆有,生活、学习、工作的目的就是发现它、明白它、运用它。陆九渊说的“心即理”也是指本心。按照朱熹的意见,“性即理”,人性中的道德良知才是天理。陆九渊却直接说心即理,人的本心就是天理。其实,他们讲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角度不同。但是,陆九渊这个思想有时很难把握。我们来看一个杨简断案的故事。
杨简从小时博览群书,后来中了进士,到富阳县做主簿。恰逢陆九渊经过,便向他请教:“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回答:“孟子说的四端之心就是本心。”杨简有些失望:“您讲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到底什么才是本心呢?”陆九渊只好重复一遍,杨简很是疑惑。正好有一桩卖扇子的案件告到县衙,杨简当庭断案,是非曲直清楚。陆九渊便说:“你刚才断案,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你的本心。”杨简听后,急忙问陆九渊:“就这么简单吗?”陆九渊厉声问道:“除此还有什么?”杨简突然开悟,于是拜陆九渊为师。
这个情节有点类似于禅宗师徒之间的对话。本心也就是孟子说的“良知良能”,单纯用语言讲不清楚,但通过具体的情景来说明,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荆门执政用心学
陆九渊53岁的时候,朝廷任命他知荆门军,这个地方当时与金国交界,属于边防区,相当于今天湖北的荆门、当阳两个县的大小。陆九渊上任后,第一次有机会把那套心学理论运用到行政工作中。他办理司法案件,一反常规。过去只要有人犯法,都会派人追捕,缉拿归案。陆九渊却让原告去将被告找来,罪轻的就晓之以理,从轻发落,只有那些极难感化者,才依法处理。
有个人家里遭窃,但不知是谁干的,来到县衙报案。陆九渊当即写了两个人的名字,马上传唤庭审,二人很快就招供了,把偷窃的东西退还主人。陆九渊没有判他们的罪,让他们改过自新。
又有一次,陆九渊突然说:“某地有个人特别残暴。”手下人莫名其妙。第二天,有人申诉遭暴徒抢劫,结果一查,正是此人,立即就被法办。同僚大惊,认为他是神灵下凡。
我们今天看到这种近于“法术”的情节,感到匪夷所思,简直是超一流的心理学大师,比英国的那位福尔摩斯厉害多了。陆九渊有一句名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精通人性,似乎无所不知,神通广大。根据记载,他曾预知自己的死期,而且在去世前的夜晚举行祈雪仪式,第二天果然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预示天地为之悲哀。当然,我们只能将上面的这类情节视为心学的神秘主义。
陆九渊在荆门上任才一年多的时间,政绩斐然,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可是,天不假年,陆九渊54岁就死于任上,非常遗憾,一代心学大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四、鹅湖之辩与陆九渊的“发明本心”
江西上饶市铅山县有一座鹅湖寺,规模虽然不大,但名气很大,因为南宋时代两位最杰出的哲学家朱熹和陆九渊曾经在这里举行过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辩”或“鹅湖之会”。这场辩论发生在宋孝宗醇熙二年公元1175年,当时陆九渊36岁,朱熹45岁。陆九渊和朱熹本来是很好的朋友,经常用书信讨论学问,不过这一次比较特殊,双方公开辩论,主持人是吕祖谦,陆九渊的哥哥陆九龄也参加了。所以,这种场合不仅是学术观点的碰撞,还会涉及个人的尊严和面子。
鹅湖之辨的主题是“为学之方”,读书做学问的方法。辩论进行了三天,双方争论的焦点是:
“元晦之意,欲令使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熹的意见是先博后约,先广泛学习,最后达到觉悟。陆九渊的意见是先“发明本心”,再广泛学习。朱熹强调通过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最后达到对万物贯通的境界。陆九渊的发明本心就是先解决根本问题,然后再去学细枝末节。从源头上,朱熹是“道问学”,陆九渊是“尊德性”,都来自《中庸》: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既要尊重与生俱来的美德,又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去发展人性之美,做到知识宽广而又细致入微,境界极高而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中庸》其实早就已经说清楚了,道德和知识两者不可偏废。既然不可偏废,辩论当然不会有结果。
朱陆之争类似于禅宗的“渐修”与“顿悟”的争论。渐修派提倡“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顿悟派却认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方法不同,导致禅宗南北两大宗派的对立。朱熹的理学强调“格物致知”,一步一步来,日积月累;陆九渊的心学强调“发明本心”,先从大处着眼,源头最关键。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是,由于是公开辩论,谁都不肯让步。陆九渊批评朱熹“支离”破碎,朱熹则指责陆九渊是外道“禅学”。三天之后,不欢而散。不过,一时的情绪并没有影响他们以后的友谊。
五、此心非彼心:心学是儒不是禅
我们都知道,陆九渊是儒家,不是和尚。但是,他的心学曾长期被很多人视为禅学。他还在世的时候,最了解他的朱熹就批评说:“陆子静所学,分明是禅。”谁都知道,禅跟儒是两个系统,儒家入世,佛家出世,儒家修齐治平,佛家成佛作祖,可朱熹为何指责陆学是禅学?翻看朱熹的文集,大致提到了两点原因:
第一,不说破。禅师们说话总是带些禅机,点到为止,不说破,让你自己去悟。前面讲到陆九渊与杨简的对话,就有不说破的风格。
第二,自作主张。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赖经典。朱熹说陆九渊表面上用的是儒家的言语,骨子里却是禅宗的一类的自由发挥。他的“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确实有不尊重权威的气概。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陆九渊的“吾心便是宇宙”,这与禅宗的“心生万法”确实有些类似。他的“心即理”、“发明本心”、“简易直捷”等主张都与禅宗“明心见性”的方法接近。另外,陆九渊还自称“居士”,他偏爱打坐澄心,朱熹说他夹杂“术数”,玩弄神通,这显然有禅宗加外道的色彩。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法证明陆学就是禅学。道理很简单,陆九渊只是借用了佛教禅宗的方法,他说的心与佛教的心完全不同。陆九渊自己也明确说过,他的“发明本心”直接来自孟子。他对本心有明确的界定:“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本心确实是孟子最先提出的,陆九渊说仁义是人之本心也符合孟子的原意。陆九渊的本心是有实际内容的,而禅宗的心是“本来无一物”,清净寂灭,是超越一切的虚无,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只要一比较,就知道“此心非彼心”,陆九渊的心学是儒不是禅。
陆九渊之后过了三百多年,明朝的王阳明为陆九渊的文集写了一篇序言,明确地说陆九渊得了孟子的真传。他特别强调,如果非要断定陆学是禅学,你不妨将陆九渊、孟子还有禅宗的书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其中的是非同异,不辨而明。王阳明的这个说法,确实值得参考。王阳明与陆九渊,是宋明时代最有影响的心学派大师,但王阳明的影响比陆九渊更为深远,我们下集就讲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