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
美学研究
时间:2023-02-23 13:14:44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 作者: 点击数:13322
著作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以保护规划的方法构建遗产保护和利用机制进行的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通过解析2005年以来作者主持的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规划项目的文本、图本以及说明和资料汇编等内容,传达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理念、社会共识和价值观;梳理在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中政府、社区和个人间相互协调的规则和技术要点;探讨遗产对象本体和环境的区域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径。
文物保护规划是以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国际保护公约等为依据,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保护对象, 实现其“整体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要求落实到具体保护措施的关键环节和科技手段,是指导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利用的综合性工作计划,是各项保护工作的实施基础,还是相关利益团体和个人处理因文物保护产生的协调事项所需重要依据之一。文物保护规划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对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利用和文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的理论与实践/1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前期调查与信息采集/13
第三章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文本的编制/18
第四章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图纸的编制/152
第五章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说明与基础资料汇编的编制/226
第六章 规划沟通与衔接/255
参考资料/258
作者简介
杨莽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设计、空间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著有《欧式建筑细部设计法则》《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回顾70年建筑创作及建筑遗产保护论文集》等。
出版信息
书名:文化史迹保护方法与实践研究
著者:杨莽华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版次:1
ISBN:978753378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