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
国画中的草堂: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时间:2023-04-04 11:58:22 来源:艺境 作者: 点击数:290053

《草堂十志图》局部之“草堂”

唐 卢鸿(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堂,顾名思义,以草为建筑材料的居所,常指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后来文化人也常用于谦称自己的书斋楼堂。“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每个中国传统文人都有一个功成身退的梦想,而草堂是他们退隐后的标配诗意栖居。

文学史上最知名的草堂在诗圣杜甫名下,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抵达成都。靠亲友相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为"成都草堂"。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时期,曾在庐山北麓香炉峰下建草堂隐居,留下名篇《庐山草堂记》。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明遗民、思想家王夫之隐居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菜塘弯,建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因坐落在衡阳湘江之西,故名湘西草堂。王夫之后半生在此潜修十七年,遗著800余万字。

草堂入画,最早始于唐代的著名隐士卢鸿。卢鸿,生卒年月不详,幽州范阳卢家人,后迁洛阳、隐居嵩山。卢鸿博学善书,唐玄宗时,屡次征诏,他也不出山做官,以读书、写诗、书画为乐。卢鸿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清气袭人,代表作《草堂十志(嵩山十景)图》包括草堂、倒景台、樾馆、云锦淙等十景,每幅画之前各书景名并题咏,讴歌自然、赞美隐逸的生活,名传当时与后代,成为历代画家所重视和临摹的经典之作,由此,草堂被视作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成为山水画最要的点景建筑与艺术母题之一。

摹唐代卢鸿草堂十志图 局部

北宋 李公麟(传) 大阪市立美术馆

卢鸿《草堂十志图》的原作早已失传,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卢鸿《草堂十志图》,画幅后附有五代杨凝式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墨迹,极有可能是与唐代卢鸿原本最为接近的摹本。另外,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和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一套(传)李公麟《临(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

《卢鸿草堂十志图》册,清,王原祁作,纸本(十开),墨笔或设色,每开尺寸不等,约纵29厘米,横2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王原祁晚年根据卢鸿《草堂十志图》图意,分别仿宋、元诸名家家笔意,重新加以艺术创作,十幅画,六开设色,并兼用墨笔,色、墨兼施,浑然一体,清丽中有苍厚之致,是画家毕生努力所形成的特色。王原祁晚年曾请告老还乡,屡次被康熙帝挽留,难免有“身在魏阙,心存江湖”之想,这个图册是画家追慕前贤草堂之隐的无奈心境的最好写照。

除了临摹卢鸿《草堂十志图》之外,历代画家们把草堂安放于自己的画境之中,使之成为山水画最常见的点景建筑之一,各种"草堂图"也成为山水画中常用的画题之一,一起来看看历代山水名家笔下的草堂——

秋山草堂图 局部

元 王蒙 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郊草堂图 局部

元 王蒙 故宫博物院

良常草堂合卷 局部

元 王渊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竹西草堂图 局部

元 张渥 辽宁省博物馆

良常草堂合卷局部

元 朱德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合溪草堂图 局部

元 赵原 上海博物馆

洛原草堂图 局部

明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

浒溪草堂图 局部

明 文徵明 辽宁省博物馆

绿阴草堂图 局部

明 文徵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山草堂图 局部

明 唐寅 大英博物馆

草堂梦仙图卷 局部

明 唐寅 弗利尔美术馆

南溪草堂图卷 局部

明 文伯仁 故宫博物院

《桃村草堂图》轴,明,仇英绘,绢本,设色,纵150厘米,横5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 董其昌 《婉娈草堂图》,1989年6月由纽约佳士得以165万美元价格拍出。

纸本,墨笔。纵111.3厘米,横36.8厘米。

临倪瓒《东冈草堂图》

明 董其昌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云溪草堂图卷 局部

山水册 倣卢鸿草堂图

清 王翚 台北故宫博物院

仿王叔明秋山草堂图

清 王翚 故宫博物院

庐山草堂图 局部

清 石涛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墨井草堂消夏图 局部

清 吴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草堂虽小,在林泉之间、绿荫环抱之中,可独自静坐、可与友人清淡、可享田园之乐,亦可酣然入梦。宋代苏辙在题《卢鸿草堂图》一诗中有云:“嗟予缚世累,归来自茅屋”。草堂代表着从入世到出世的超脱,当画家们以遁世、隐逸的思想情怀在画幅上筑自己的精神乐园时,小小一座草堂,便是足以容纳身心的自在之所了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