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
美学研究
时间:2023-02-21 15:34:46 来源:网络 作者: 点击数:212345
吉州窑木叶天目,以美叶烙印入盏,名闻天下,但多见桑叶,绝美菩提难得一见。
菩提之美,在于叶型舒展,叶儿带尖,仿若一颗自然之心。执盏在手,长长的叶尖在随茶水摇曳,灵动飘逸,极具神韵。
冰蓝之色,让木叶天目褪去枯黄之相,化为一抹幽蓝,像一叶飘空载着一盏星辰,令人一见倾心。
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天目。最爱茶香何处,叶落冰蓝一片。相见即缘,冰蓝菩提木叶天目,今始为君呈现……
1200年前,一片叶无意间飘落在吉州窑内,没有被窑火烧毁,反而在坯胎上留下印痕。
这叶痕筋络俱在,甚至文脉亦清晰可触。
世间第一只木叶盏就此诞生!
诞生后,木叶天目渐为皇家所爱。
宋元交替,其制作工艺在战火中失传。
传世仅寥寥几盏,但每一盏都价值连城。
在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内,被列为国宝级文物;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内,被称为“世之神器”。
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有人将木叶盏成功复烧。
2014年,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此木叶天目盏重新出现,但几十年来,市面上的木叶盏大同小异。
优质者研习古法,劣质者加以化工,工艺再无寸进。
直到冰蓝菩提木叶天目的横空出世,人们才知道,原来木叶竟可褪去枯黄,美得如此空灵幽静,让人品之忘俗。
飘零的落叶,在生命即将消逝的时刻,又在火与泥土的锻造中得以永生。
这远非一般茶具该有的意境,而是佛家说推崇的“涅槃”禅意。
吉州窑深受禅学的熏陶和滋养,木叶盏自诞生之日被奉为“禅宗圣器”,备受礼佛之人推崇。
市面木叶天目多以桑叶入盏,是取桑叶通禅之意。
但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菩提叶的才是禅宗本叶,更合木叶天目本身的意境。
但是菩提入盏,美貌非凡也难度非凡。
木叶天目界行业大咖——吴帆老师历经十数年,终将冰蓝与菩提两项工艺成功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冰蓝菩提木叶天目。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是无争于天地的大自在。
蓝,是慈悲也是和平。
冰蓝菩提木叶天目,意将慈悲与大同之心融入其中,使拥有它的人,也能借一束慈悲之光的普照,护佑吉祥。
吴帆老师的冰蓝菩提木叶天目,既持叶之风骨,又加蓝之清韵,不流于俗,禅意同体,成为木叶天目界的绝美新星。
陶瓷艺术家吴帆,是景德镇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他曾花费3年时间,将失传700年的木叶天目盏,复烧成功。
吴帆烧成的木叶天目叶脉纹理清晰,叶片舒展形态美观,黑色釉面光泽温润。
在传统木叶天目领域,他也算颇有名气。
但吴帆的追求不仅仅止步如此,在艺术创作的生涯里,他不断尝试着将木叶盏形式多样化创新。
2019年吴帆老师的冰蓝菩提木叶天目,席卷全网,广受市场好评。
2020年,吴帆老师带来了他的全新力作——冰蓝菩提木叶天目,邀您品鉴。
菩提叶入盏,是所有木叶天目匠人的共同追求。
菩提叶标志性的滴水叶尖,极为细长,赋予了菩提叶独一无二的神韵,同时也带来了超高的工艺难度。
在取叶片烧制时,稍有不慎,叶尖就被破坏。
没有叶尖拖影的菩提天目,即使叶型再美,也是不完整的。
同时,但和桑叶相比菩提叶很厚实,收缩比要求比桑叶要高很多。
通常情况下桑叶收缩仅需40-50%,成功率可接近九成,而菩提叶的收缩要求高达60-70%,很容易出现破裂和卷曲。
因此很难烧制成功,成功率仅为百分之几!
数十年来,数千次的试烧,吴帆老师不断尝试融会各种叶型烧制,总结出一套合适菩提叶的配方。
对于菩提叶而言,吴帆老师开始有了自己的心得: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地理位置的菩提叶,他都会根据叶片自然条件进行调整。
他的作品叶形完整,连菩提叶标志性的细长滴水叶尖儿,也能很好呈现,灵动飘逸,极具神韵。
但立志留下自己脚印的吴帆老师并不满足于此。
他开始尝试以珍贵天然宝石——青金石,入釉制盏。
数千次试烧失败,数百次调整配方后……
直到今年的3月,冰蓝菩提木叶天目完美现世!吴帆终于如愿!
冰蓝菩提木叶天目,坯体采用的是景德镇的优质高岭土;
釉料选用吉州窑原矿釉料,加以珍贵的5A级青金宝石;
研磨入釉,上釉完成后,素坯晾干,待叶入盏。
入盏的菩提叶,精选30-50年树龄的菩提树所产。
这个树龄正值壮年,叶片大而厚实,含水量高,烧成后经脉分明,质感极佳。
细心采摘,不伤叶片,叶形完整,不经过化学处理,自然晾干。
以叶入盏也很有讲究:
叶片要尽量舒展不翻折,
再将坯体依次装入窑内,
经历两天一夜的1280℃烈焰烧制,方成美器。
冰蓝菩提木叶天目既可作品茶佳器,也可把玩珍藏。
冰蓝色相经久不衰,回忆历久弥新。
细细品味每一盏,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