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
张静:只缘恐惧转须亲——“千古诗情日日新”之四

时间:2023-02-24 11:37:44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点击数:134

如果大家都能够换位思考,都能够体谅到别人的不易,我们的社会也就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又呈吴郎》

公元767年,也就是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边邻家的老寡妇常来他家院子里扑枣充饥,杜甫看到她来,总是笑脸相迎,从不干涉,在同一年稍早的诗作中,杜甫就曾写有“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其一),被王嗣奭解读为“人己一视”。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也就是诗中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住。

吴郎搬来后看到老妇人打枣,就寻思:你整天来我们家打枣吃,这算怎么回事呢?所以吴郎就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围了一圈篱笆,表示着这里是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老妇人觉得杜甫走了,吴郎来了,自己连枣儿也没得吃了,所以再遇到杜甫的时候,难免就唠叨说:“唉,你走了,我日子还不如从前呢!以前还能吃几颗枣,现在连枣也吃不上了。”杜甫听了,就赶紧写了这首诗,劝告吴郎。

我们从“吴郎”这个称谓可以看出,吴“郎”是比杜甫年轻的晚辈。但是杜甫用了一个“呈”字,一个敬词,表示非常地郑重其事。这个西边的老太太,她是“无食无儿一妇人”,既没有子女赡养也没有衣食来源,如此的孤苦伶仃,所以他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是困穷到了极点,怎么可能靠打别人家树上的枣吃来果腹充饥呢?我们如果能体会到她来打枣时的那份胆战心惊、那份恐惧不安,毕竟枣树不是自己家的,吃枣不是那么理直气壮,我们应该转而对她更亲切才是啊!

杜甫跟这个老妇人,既不沾亲又不带故,但是主动给吴郎写信,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杜甫对这位老妇人的同情与牵挂。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也正是因为他对底层人民常怀悲悯之心,这使我们想到 《孟子》里面曾经讲过“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也就是说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可以做到以大事小。作为强者,他会换位思考,去尊重弱者,平等地对待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这首八句的诗里有六句都使用了连词增强语气:不为……宁……,只缘……转……;即……虽……,便……却……;已……正……。这种转接虚词连接的搭配,使说话的口吻和语气格外婉转,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的那种深深的关切。韩愈《答李翊书》里云“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杜甫之谓也。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杜甫的这两句诗就有了一种换位思考,对于弱势群体,对于有求于自己的人,你能否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大禹以治理洪水为己任。他看到天下还有人溺于洪水就责备自己,这是因为我没有治好洪水,是我使那人溺水了。同样稷看到天下还有人挨饿,就责备自己,是我使那人挨饿了。这不正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吗?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院长在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题目就叫作《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我们说杜甫确实伟大,就在于他跟普通人打交道的时候,跟有求于自己的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够换位思考。

所以我们常常讲,一个人怎么样来体现他的品格、他的修养,并不是看这个人见了他尊敬的师长是如何行礼的,并不是看这个人见了自己的上级是如何郑重其事的,而是要看他如何来对待有求于自己的人,如何来对待身边社会地位低的人或者说一些弱势群体。

如果大家都能够换位思考,都能够体谅到别人的不易,“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他人多一份换位思考的关爱,也许我们也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境界不断地提升,我们的社会也就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张静)